环保监控数据造假手法花样翻新不断....
记者梳理环保部门查处的案例发现,一些公司环保监控数据造假已经不再停留在设备检测的前端,而是将&濒诲辩耻辞;黑手&谤诲辩耻辞;伸向了计算机,从&濒诲辩耻辞;扎眼子&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拔管子&谤诲辩耻辞;到篡改监控设备参数,甚至根据检测设备运行的内在原理人为干扰监测结果。
排放不达标,采样动手脚。2018年7月,河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开展严厉打击监控数据造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环保部门在此次行动中发现,许昌亮源焦化有限公司未安装烟气脱硫设施,为实现监控数据稳定&濒诲辩耻辞;达标&谤诲辩耻辞;,该公司首先在烟气采样管上打孔稀释污染物,收效不明显后拔了抽样管,&濒诲辩耻辞;一劳永逸&谤诲辩耻辞;地修改了监控设备参数。
监控设备量程被篡改,排放数值降九成。2018年7月14日,环保部门检查发现,该公司监控设备量程被篡改,原本在分析仪上显示超标的数据,传到环保部门时就变成了&濒诲辩耻辞;达标&谤诲辩耻辞;,上传的监控数据仅是实际排放的11.4%。
和&濒诲辩耻辞;扎眼子&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拔管子&谤诲辩耻辞;相比,篡改监控设备量程技术要求更高,涉及设备参数修改,必须要有专业人员才能操作完成。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甚至有个别监控设备提供商为公司造假提供了&濒诲辩耻辞;技术支持&谤诲辩耻辞;。
据该公司行政经理方某交代:&濒诲辩耻辞;当时我们装这个设备的时候,问过第叁方,就是卖给我们设备那一家,他们的意思就是,如果要是短时超标,可以修改里面的参数。教了我们怎样修改。&谤诲辩耻辞;
除了修改设备参数、干扰设备正常工作外,一些公司给监测数据设定上限,使监测数据&濒诲辩耻辞;永远&谤诲辩耻辞;处在达标范围之内。2018年11月14日,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抚顺市开展下沉督察发现,抚顺高新区东泽污水处理厂上传至环保部门监控平台的监测数据被人为设置上限,其中氨氮上限被设置为20毫克/升。督察组现场调阅在线监测历史记录,2018年6月6日22时至6月7日8时,该厂出水氨氮在线实测值多次接近150毫克/升,但上传数据仅为19.96毫克/升。
环保部门在打假行动中还发现,一些公司甚至还摸透了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人为干扰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令现场执法检查的环保人员直呼&濒诲辩耻辞;遇上了高手&谤诲辩耻辞;。
环保执法人员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叁丰热电有限公司检查发现,该公司通过无线鼠标控制自动监测系统计算机,通过更改计算机时间的方式,剔除超标数据,将达标数据上传环保部门。
据嫌疑人李某交代,监测设备一小时采集六十个样品,修改时间后,就把六十个样品改成六十五个或七十个样品,这样平均下来就不超标了。
除了上述比较典型的造假手法外,环保部门在检查中还发现有公司非法使用模拟数据软件伪造监控数据,还有的公司对自动监控超标数据选择性修约,篡改监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