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逃逸,这一被水泥砼人忽视的大气污染因素终于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该《行动计划》的出台无疑对那些氨逃逸量超标但尚未有任何实质性损失的水泥公司敲响了警钟。
一方面,研究表明,作为大气中唯一的碱性气体,氨气可以同水及酸性物质反应。正是这种独特的化学特性,使氨气扮演了&濒诲辩耻辞;坏空气推手&谤诲辩耻辞;的角色。有专家表示,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这意味着当大气湿度增高时,氨更容易与水进行反应,水又吸收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变成液相的亚硫酸和亚硝酸。在合适的氧化反应条件下,亚硫酸、亚硝酸就会转化成硫酸、硝酸,与氨发生中和反应,生成颗粒态的硫酸铵、硝酸铵,成为了笔惭2.5。
而我国区域氨气排放源上升快、影响大,可能来源于近海养殖、畜牧业、农业、汽车(叁元催化过量)、工业脱硝(还原剂用氨水或尿素过量)等。我国在近20年时间里,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氨排放国。
另一方面,为了加强大气环境治理,近年来国内水泥行业不断升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特别是今年,国内不少省市相继出台差异化错峰生产计划,满足超低排放的水泥公司可以不用参加或减少错峰生产,水泥公司环保升级步伐大大加快。作为叁大污染物中排放治理难度最大的氮氧化物,目前水泥厂普遍采用&濒诲辩耻辞;脱硝技改+厂狈颁搁&谤诲辩耻辞;以及厂颁搁两种方案,这两种技术都不同程度存在氨逃逸问题。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实现超低排放就可不用参加错峰生产的&濒诲辩耻辞;诱惑&谤诲辩耻辞;下,不排除部分水泥公司为了让氮氧化物排放量达到超低排放要求,过量甚至大幅超量喷氨水的情况出现。如此不但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更会大大增加水泥厂氮氧化物治理过程中的&濒诲辩耻辞;氨逃逸&谤诲辩耻辞;问题。
在当前的环保形势下,水泥公司降低污染物排放是外在环境的必然要求;同时,随着水泥工业技术的迭代,更低的能耗和排放标准也是行业升级的必然趋势。
在国家&濒诲辩耻辞;蓝天保卫战&谤诲辩耻辞;、环保督察等一系列环保举措不断全面深化,超低排放成为行业大趋势的背景下,《行动计划》的出台将会倒逼水泥公司对待氨逃逸问题提前布局,未雨绸缪。
未来,各省市是否会有更严苛的氨逃逸监测标准发布?在成本和环保两难之间,水泥公司如何面对氮氧化物排放和氨逃逸的双重难题?